首页 >> 植物趣闻

血草花语(补血草花语是什么)

2022-09-23 植物趣闻 102 作者:哆哆植物

这叫什么花

马兰

别名鱼鳅串、泥鳅串、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紫菊、红梗菜、散血草。马兰、紫菊《本草拾遗》,阶前菊《履巉岩本草》,鸡儿肠(误用)、马兰头《救荒本草》,马兰菊《医林纂要》,蟛蟆菊《质问本草》,红梗菜《本草正义》,田边菊《广州植物志》,田菊(福建),红马兰、马兰青(浙江),路边、螃蟆头草(上海),蓑衣草(云南),苗族药名Mas lanx Band,马兰丹(贵州松桃),Ghab jongx vob nail lies嘎龚阿内溜(贵州黔东南),Uab duat gheib蛙堕该(贵州黔南),Gaok gend稿梗(贵州毕节)。泥鳅串、泥鳅菜,马兰曾被误称为鸡儿肠,后者为紫苑属的一个种,不供食用。

有人认识图片中的这种花吗?

酢浆草

;ct=201326592cl=2lm=-1pv=word=+%F5%A1%BD%AC%B2%DDz=0

酢浆草

开放分类: 植物、医药、中药、中草药、酢浆草科

⒈〖中药〗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到痛处,有效。

⒉〖植物〗

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

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

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

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酸咪咪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酢浆草

(《唐本草》)

【异名】酸箕(李当之《药录》),三叶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浆、赤孙施(《本草图经》),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选方》),酸浆草(《履巉岩本草》),雀儿草、酸母草(《永类钤方》),酸饺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汇精要》),酸草(《摘元方》),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纲目》),酸迷迷草(《纲目拾遗》),斑鸠草、酸味草(《生草药性备要》),三叶酸浆(《植物名实图考》),酸酸草(《分类草药性》),酸斑苋(《岭南采药录》),咸酸草、酸酢草(《福建民间草药》),酸得溜(《江苏植药志》),铺地莲(《南宁市药物志》),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江西民间草药》)、老鸭咀、满天星(《广西中药志》),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湖南药物志》),酸芝草、酸批子(《闽东本草》),东阳火草、水晶花(《上海常用中草药》),蒲瓜酸、鹁鸪酸(《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茎叶含多量草酸盐。另有谓叶含柠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茎含苹果酸。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则无效;此植物据云对羊有毒。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能伤害家畜肾脏,使血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

【性味】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①《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

②《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③《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④《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⑤《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⑥《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

⑦《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⑧《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⑨《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

⑩《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⑾《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治流火(丝虫病初期)。"

⑿《陕西植药调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药物志》:"治发热咳嗽,心胃气痛,疮疡肿胀作痛,毒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选方】①治水泻:酸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痢疾: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血琳热淋:酸浆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

⑤治尿结尿淋:酸浆草二两,甜酒二两。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车前草一握。捣汁入砂糖一钱,调服一盏;不通再服。(《摘元方》)

⑦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草一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圣济总录》酸浆酒)

⑧治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匕。(《千金方》)

⑨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钱至三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⑩治鼻衄:鲜酢浆草杵烂,揉作小丸,塞鼻腔内。(《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吐衄:酢浆草四钱,食盐数粒。水煎服。(《闽东本草》)

⑿治疟疾:酢浆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⒀治齿龈腐烂:鲜酢浆草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处,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间草药》)

⒁治咽喉肿痛:鲜酢浆草一至二两,食盐少许。共捣烂,用纱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汤漱口。并治口腔炎。(《闽东本草》)

⒂治喘咳:鲜酢浆草一两,加米少许煮服,连服三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⒃治疔疮:鲜酢浆草,和红糖少许,捣烂为泥,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⒄治乳痈:酢浆草五钱。水煎服,渣抖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⒅治腹部痈肿:鲜酢浆草二两。放碗内捣出汁,热甜酒冲,去渣服。(《江西民间草药》)

⒆治癣疮作痒:雀儿草擦之,数次即愈。(《永类钤方》)

⒇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尽,三日重作一剂。(《外台秘要方》)

(21)治跌打新老损伤:一酢浆草根三钱,甜酒煎服。二鲜酢浆草四份,葱头二份,生姜一份,酒酿糟五份。同杵烂,炒热,布包熨之,俟温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22)治创伤青肿:鲜酢浆草二两。搓伤处;又用鲜草二两,加红糖五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23)治汤火伤:鲜酢浆草洗净捣烂,调麻油敷患处。(《闽东本草》)

(24)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5)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临床应用】①治疗失眠

取酸浆草10斤、松针2斤,加水8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另取大枣1斤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将两液混合,加适量糖及防腐剂备用。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观察5000余例,有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

②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酢浆草1两,瘦猪肉1两炖服。每日1剂,连服1周。治疗20余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药复方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

酢浆草有黄花和紫花两种!一般称为酢浆草的,是指黄花酢浆草,开紫花的则称之为紫花酢浆草。

酢浆草属于酢浆草科,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年生草本的球根植物,世界各地总共有将近三百个原生种。是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有走茎,叶互生,由3片小叶所组成,小叶倒心形,长约0.5~1公分,无柄,先端凹陷,尝之有酸味。

酢浆草是爱尔兰的国花,而且童军也以它做徽章。一般的酢浆草只有三片小叶,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片小叶个体,称为「幸运草」,传说如果有四片小叶的幸运草就能许愿使愿望成真,幸运草之所以特别,其实只是一种突变现象,所以幸运草纯粹只是突变而来的。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枚小叶组成的个体,即俗称的 「幸运草」。

四叶酢酱草一直都被当做幸运的象征,其实这和有些人有六根手指是一样的道理,有某个随机突变使植物长出第四根「手指」,就像遗传突变使人多长一根手指一样。

美国农业部证实,产生这种四叶现象的酢酱草其学名是Trifolium repens L.,又称为白色酢酱草,是一种三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缓慢,但是大约每10,000株当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

据奥勒冈州立大学植物及植病系教授亚伦李斯顿(Aaron Liston)的说法,太阳的紫外线和肥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是造成此类突变的重要原因。而去氧核醣核酸(DNA)发生错误也会造成突变,属于非外力因素。

无论如何,许多国家确实都流传著四叶幸运酢酱草的传说,早期威尔斯的塞尔特人相信白色酢酱草可以对抗恶魔。1620年,约翰梅尔顿爵士(Sir John Melton)写道:如果有人在田间巧遇任何有四片叶子的草,就将会有好运降临。

爱尔兰国花一说为白花酢浆草。属豆科植物的酢浆草是用来献给爱尔兰守护圣人——圣帕特里克的花朵,现在是爱尔兰的国花。爱尔兰为了争取独立曾经和英国长期浴血抗战。因此,它的花语是——爱国。

另一说法为白车轴草。爱尔兰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爱尔兰岛上,草地和牧场广阔,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0%,畜牧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良牧草白车轴草一枝独秀,被作为国家崇高的物语表达就不难理解了。

这花叫什么名字?习性如何?

金雀花

图片验证;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D%F0%C8%B8%BB%A8in=24752cl=2cm=1sc=0lm=-1pn=15rn=1di=1156905881ln=1437

;sc=imgcl=2tn=baiduimagect=201326592rn=lm=-1ie=rs2=myselectvalue=f=pv=z=0from=word=%BD%F0%C8%B8%BB%A8

金雀梅 Caragana frutex(L.)K.Koch

为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高可达2m,枝条细长,当年生枝淡黄褐色,老枝灰绿色,皮孔矩圆形,分布均匀,有托叶,托叶细而尖锐,长1-4mm,假掌状复叶,叶轴短,先端刺尖状,有4小叶,呈掌状排列,叶硬纸质,全缘,椭圆状倒卵形,长1-3cm,先端圆具小短尖,两性花,多单生,花梗细长,约为花萼之长的2倍,中部具关节,花鲜黄色,荚果圆筒形,长4cm,熟时开裂且扭转,花期5-6月,果熟7-9月。

识别要点:本种又名黄刺条,为锦鸡儿属中直立生长的大灌木,高可达2m,枝条细长无毛,假掌状复叶,叶轴短,先端刺尖,有4小叶,硬纸质,全缘,两性花多单生,花梗细长,中部具关节,花鲜黄色,雄蕊10枚,2体(9+1)。荚果圆筒形稍扁,熟后两边裂开,果皮扭转。

相关花语:幽雅整洁

产地分布:中国原产种,山地野生,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陕西等省均有分布。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抗瘠薄,在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更佳。

园林用途:直立性落叶灌木,假掌状复叶,花色鲜黄,极为美丽,作为点缀性树种适栽于草坪、假山、角隅、池畔、河滩等处,也可用作绿篱。

繁育栽培:以种子繁育为主要繁殖方式。

金雀花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成

分。性味微温甜,具有滋阴、和血、健脾的功效。治劳热咳嗽、头晕腰酸、

妇女气喘白带、小儿疳积、乳痈、跌打损伤等。《植物各实图考》载“滋阴,

补阳”。《上海常用中草药》载“活血祛风,止咳,强壮。治头晕头痛、耳

鸣眼花、肺虚久咳、小儿疳积”。

【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

【来源】豆科金雀花属植物金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酸、涩,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4~5钱,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2.金雀花

Cytisus beanii,金雀花属的一种。broom

豆科(Fabaceae)金雀花属(Cytisus)的几种灌木和小乔木。原产于欧洲和亚洲西部的温暖地区,花艳丽,其他地区亦引种栽培观赏。复叶,小叶3枚。花黄色、紫色或白色,单生或聚生成小花簇。荚果扁。金雀花(C. scoparius)常见,灌木,近无叶,花鲜黄色,在温暖地区常栽培以保持水土;荚果成熟后炸裂散发种子。

这是什么草?

我们这叫它酸草,酸草是酢浆草的俗名

⒈〖中药〗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⒉〖植物〗 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 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 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 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酢浆草 (《唐本草》) 【异名】酸箕(李当之《药录》),三叶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浆、赤孙施(《本草图经》),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选方》),酸浆草(《履巉岩本草》),雀儿草、酸母草(《永类钤方》),酸饺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汇精要》),酸草(《摘元方》),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纲目》),酸迷迷草(《纲目拾遗》),斑鸠草、酸味草(《生草药性备要》),三叶酸浆(《植物名实图考》),酸酸草(《分类草药性》),酸斑苋(《岭南采药录》),咸酸草、酸酢草(《福建民间草药》),酸得溜(《江苏植药志》),铺地莲(《南宁市药物志》),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江西民间草药》)、老鸭咀、满天星(《广西中药志》),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湖南药物志》),酸芝草、酸批子(《闽东本草》),东阳火草、水晶花(《上海常用中草药》),蒲瓜酸、鹁鸪酸(《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茎叶含多量草酸盐。另有谓叶含柠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茎含苹果酸。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则无效;此植物据云对羊有毒。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能伤害家畜肾脏,使血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 【性味】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①《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 ②《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③《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④《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⑤《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⑥《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 ⑦《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⑧《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⑨《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 ⑩《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⑾《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治流火(丝虫病初期)。" ⑿《陕西植药调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药物志》:"治发热咳嗽,心胃气痛,疮疡肿胀作痛,毒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选方】①治水泻:酸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痢疾: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血琳热淋:酸浆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 ⑤治尿结尿淋:酸浆草二两,甜酒二两。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车前草一握。捣汁入砂糖一钱,调服一盏;不通再服。(《摘元方》) ⑦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草一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圣济总录》酸浆酒) ⑧治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匕。(《千金方》) ⑨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钱至三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⑩治鼻衄:鲜酢浆草杵烂,揉作小丸,塞鼻腔内。(《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吐衄:酢浆草四钱,食盐数粒。水煎服。(《闽东本草》) ⑿治疟疾:酢浆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⒀治齿龈腐烂:鲜酢浆草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处,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间草药》) ⒁治咽喉肿痛:鲜酢浆草一至二两,食盐少许。共捣烂,用纱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汤漱口。并治口腔炎。(《闽东本草》) ⒂治喘咳:鲜酢浆草一两,加米少许煮服,连服三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⒃治疔疮:鲜酢浆草,和红糖少许,捣烂为泥,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⒄治乳痈:酢浆草五钱。水煎服,渣抖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⒅治腹部痈肿:鲜酢浆草二两。放碗内捣出汁,热甜酒冲,去渣服。(《江西民间草药》) ⒆治癣疮作痒:雀儿草擦之,数次即愈。(《永类钤方》) ⒇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尽,三日重作一剂。(《外台秘要方》) (21)治跌打新老损伤:一酢浆草根三钱,甜酒煎服。二鲜酢浆草四份,葱头二份,生姜一份,酒酿糟五份。同杵烂,炒热,布包熨之,俟温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22)治创伤青肿:鲜酢浆草二两。搓伤处;又用鲜草二两,加红糖五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23)治汤火伤:鲜酢浆草洗净捣烂,调麻油敷患处。(《闽东本草》) (24)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5)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临床应用】①治疗失眠 取酸浆草10斤、松针2斤,加水8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另取大枣1斤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将两液混合,加适量糖及防腐剂备用。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观察5000余例,有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 ②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酢浆草1两,瘦猪肉1两炖服。每日1剂,连服1周。治疗20余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药复方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 酢浆草有黄花和紫花两种!一般称为酢浆草的,是指黄花酢浆草,开紫花的则称之为紫花酢浆草。 酢浆草属于酢浆草科,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年生草本的球根植物,世界各地总共有将近三百个原生种。是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有走茎,叶互生,由3片小叶所组成,小叶倒心形,长约0.5~1公分,无柄,先端凹陷,尝之有酸味。 酢浆草是爱尔兰的国花,而且童军也以它做徽章。一般的酢浆草只有三片小叶,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片小叶个体,称为「幸运草」,传说如果有四片小叶的幸运草就能许愿使愿望成真,幸运草之所以特别,其实只是一种突变现象,所以幸运草纯粹只是突变而来的。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枚小叶组成的个体,即俗称的 「幸运草」。 四叶酢酱草一直都被当做幸运的象征,其实这和有些人有六根手指是一样的道理,有某个随机突变使植物长出第四根「手指」,就像遗传突变使人多长一根手指一样。 美国农业部证实,产生这种四叶现象的酢酱草其学名是Trifolium repens L.,又称为白色酢酱草,是一种三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缓慢,但是大约每10,000株当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 据奥勒冈州立大学植物及植病系教授亚伦李斯顿(Aaron Liston)的说法,太阳的紫外线和肥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是造成此类突变的重要原因。而去氧核醣核酸(DNA)发生错误也会造成突变,属于非外力因素。 无论如何,许多国家确实都流传著四叶幸运酢酱草的传说,早期威尔斯的塞尔特人相信白色酢酱草可以对抗恶魔。1620年,约翰梅尔顿爵士(Sir John Melton)写道:如果有人在田间巧遇任何有四片叶子的草,就将会有好运降临。 爱尔兰国花一说为白花酢浆草。属豆科植物的酢浆草是用来献给爱尔兰守护圣人——圣帕特里克的花朵,现在是爱尔兰的国花。爱尔兰为了争取独立曾经和英国长期浴血抗战。因此,它的花语是——爱国。 另一说法为白车轴草。爱尔兰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爱尔兰岛上,草地和牧场广阔,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0%,畜牧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良牧草白车轴草一枝独秀,被作为国家崇高的物语表达就不难理解了。 它的叶片上还有一圈白色的纹理。后来又在网上查,这草还有个名字,叫泫星草,真美!

有哪些花什么时间开放?

一月开花的植物:

中国水仙——石蒜科——(1-3月),

炮仗花———紫葳科——(1-6月),

白千层———桃金娘科——(1-2月),

二月开花的植物:

木棉————木棉科——(2-3月),

深山含笑——木兰科——(2-3月),

老鸦瓣———百合科——(2-3月),

梅—————蔷薇科——(2-3月),

迎春————木犀科——(2-4月),

三月开花的植物:

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木兰科——(3-4月),

火力楠———木兰科———(3-4月)(醉香含笑),

苦丁茶———冬青科———(春)(大叶冬青),

泡桐————玄参科———(3-4月)(白花泡桐),

元宝枫———槭树科———(春),

月桂————樟科————(春),

油桐————大戟科———(春),

蚊母————金缕梅科——(3-4月),

紫荆————豆科紫荆属(苏木科)——(3-4月)(满条红),

肖黄栌———大戟科———(春、夏、秋),

金脉爵床——爵床科———(春、夏、秋),

袖珍椰子——棕榈科———(3-4月),

瑞香————瑞香科———(3-4月),

结香————瑞香科———(3-4月),

郁李————蔷薇科———(春),

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3-4月),

日本海棠——蔷薇科木瓜属(3-5月),

桃—————蔷薇科———(3-4月),

紫叶李———蔷薇科梅属(樱属)——(3-4月),

杏—————蔷薇科梅属(樱属)——(3-4月),

笑靥花———蔷薇科———(春)(李叶绣线菊),

火棘————蔷薇科———(春),

金钟花———木犀科———(3-4月),

刻叶紫堇——罂粟科———(3-4月),

百枝莲———石蒜科———(春),

雪滴花———石蒜科———(3-4月),

喇叭水仙——石蒜科———(3-4月),

郁金香———百合科———(3-4月),

四月开花的植物:

鹅掌楸———木兰科———(4-6月)(马褂木),

厚朴————木兰科———(4-5月),

含笑————木兰科———(4-5月),

白兰花———木兰科含笑属——(4-9月),

珙桐————珙桐科珙桐属——(4-5月)(鸽子树),

法桐————悬铃木科——(4-5月)(三球悬铃木/净土树),

紫花泡桐——玄参科———(4-5月),

台湾相思——豆科金合欢属(含羞草科)——(4-6月),

染料木———豆科——(4-6月),

蓝桉————桃金娘科桉属——(4-5月及10-11月),

枸橘————芸香科(枳),

亮叶忍冬——忍冬科,

石斑木———蔷薇科,

麦李————蔷薇科,

梨—————蔷薇科,

樱桃————蔷薇科,

日本晚樱——蔷薇科,

垂丝海棠——蔷薇科———(4-5月),

西府海棠——蔷薇科———(4-5月),

苹果————蔷薇科———(4-5月),

黄刺玫———蔷薇科———(4-5月),

绣球绣线菊—蔷薇科———(4-6月),

棣棠————蔷薇科———(4-5月),

云南黄馨——木犀科,

连翘————木犀科———(4-5月),

金钟花———木犀科———(4-5月),

小蜡————木犀科———(4-6月),

红花檵木——金缕梅科——(4-5月),

溲疏————虎耳草科——(4-7月),

茶藨子———茶藨子科——(4-5月),

紫叶小檗——小檗科———(4-5月),

金银木———忍冬科———(4-5月),

锦带花———忍冬科———(4-6月),

牡丹————芍药科———(4-5月),

金丝梅———藤黄科———(4-8月),

悬钩子———蔷薇科———(4-5月),

紫金牛———紫金牛科——(4-5月),

富贵草———黄杨科———(4-5月),

白三叶———豆科————(4-11月)(白车轴草),

红花酢浆草—酢浆草科——(4-11月),

四季海棠——秋海棠科——(4-12月),

马蹄金———旋花科———(4-5月),

美女樱———马鞭草科——(4-10月),

三色堇———堇菜科———(4-6月),

雏菊————菊科————(4-6月),

蒲公英———菊科————(6-9月),

紫罗兰———十字花科——(4-5月),

金叶苔草——莎草科———(4-5月),

毛萼紫露草—鸭跖草科——(4-10月),

白穗花———百合科———(4-5月),

鸢尾————鸢尾科———(4-5月),

白及————兰科————(4-5月)(白芨),

络石————夹竹桃科——(4-6月),

活血丹———唇形科———(4-5月),

忍冬————忍冬科———(4-6月),

薜荔————桑科————(4-6月)(木莲),

蔓长春花(花叶)—夹竹桃科(4-7月)(长春蔓),

木香————蔷薇科蔷薇属——(4-6月)(木香藤)

木通————木通科,

紫藤————豆科紫藤属(蝶形花科),

五月开花的植物:

苦楝————楝科,

流苏树———木犀科,

雪柳————木犀科———(5-6月),

暴马丁香——木犀科———(5-6月),

四季桂———木犀科———(5-9月),

茉莉————木犀科———(5-11月),

楸树————紫葳科,

梓树————紫葳科———(5-6月),

海桐————海桐科,

光叶木蓝——豆科————(4-5月),

刺槐————豆科刺槐属(蝶形花亚科),

紫穗槐———豆科紫穗槐属(蝶形花亚科)——(5-6月),

凤凰木———豆科凤凰木属(苏木科)——(5-8月),

木莲————木兰科,

白兰花———木兰科———(5-9月),

石榴————石榴科———(5-6月),

香桃木———桃金娘科,

轮叶蒲桃——桃金娘科——(5-6月),

七叶树———七叶树科——(5-6月),

金焰绣线菊—蔷薇科———(5-10月),

多花旬子——蔷薇科———(5-6月),

山楂————蔷薇科———(5-6月),

月季————蔷薇科———(5-10月),

玫瑰————蔷薇科———(5-6月),

柽柳————柽柳科———(5-8月),

芍药————芍药科,

猬实————忍冬科,

木本绣球——忍冬科———(5-6月),

天目琼花——忍冬科———(5-6月),

海仙花———忍冬科———(5-6月),

荚蒾————忍冬科———(5-6月),

鸡蛋花———夹竹桃科——(5-10月),

黄花夹竹桃—夹竹桃科——(5-12月),

假连翘———马鞭草科马缨丹属——(5-10月),

南天竹———小檗科———(5-7月),

夏鹃————杜鹃花科——(5-6月),

红瑞木———山茱萸科——(5-7月),

四照花———山茱萸科——(5-6月),

龙船花———茜草科———(夏、秋),

水栀子———茜草科———(5-7月)(雀舌栀子),

六月雪———茜草科———(5-6月),

枸杞————茄科————(5-10月),

黄菖蒲———鸢尾科———(5-6月),

金叶景天——景天科———(5-6月),

垂盆草———景天科———(5-6月),

半支莲———唇形科———(5-10月),

扶芳藤———卫矛科———(5-6月),

常夏石竹——石竹科———(5-11月),

金叶过路黄—报春花科——(5-7月),

富贵草———黄杨科———(5-8月)(转筋草),

金边金钱蒲—天南星科——(5-7月),

菖蒲————天南星科——(5-7月),

紫锦草———鸭跖草科——(5-11月),

蜘蛛抱蛋——百合科———(5-6月),

萱草————百合科———(5-8月),

玉竹————百合科———(5-6月),

韭兰————石蒜科———(5-9月),

山姜————姜科————(5-6月),

飞燕草———毛莨科———(5-6月),

虞美人———罂粟科———(5-6月),

福禄考———花葱科———(5-6月),

腺萼南蛇藤—卫矛科———(5-6月),

华东葡萄——葡萄科———(5-6月),

蔓锦葵———锦葵科———(5-6月),

王瓜————葫芦科———(5-8月),

鸡血藤———蝶形花科——(5-8月),

金银花———忍冬科———(5-7月),

络石————夹竹桃科,

六月开花的植物:

栾树————无患子科——(6-9月),

木荷————山茶科木荷属——(夏初),

银桦————山龙眼科——(夏初),

蒙椴————椴树科———(6-7月),

女贞————木犀科———(6-7月),

火焰花———苏木科———(夏)(中国无忧花),

合欢————豆科————(6-7月),

南洋楹———豆科————(春末夏初),

广玉兰———木兰科———(6-7月),

夜合花———木兰科———(夏、秋),

南五味子——木兰科———(6-9月),

珊瑚树———忍冬科(法国冬青),

花榈木———蝶形花科——(6-7月),

金叶女贞——木犀科———(夏),

金桔————芸香科,

九里香———芸香科———(夏、秋),

蒲桃————桃金娘科——(夏),

夹竹桃———夹竹桃科——(夏),

小花黄蝉——夹竹桃科——(夏、秋),

乌饭草———杜鹃花科南烛属(南烛),

乌饭树———杜鹃花科越桔属(6-7月),

米仔兰———楝科————(夏、秋),

蜀葵————锦葵科———(6-8月),

木槿————锦葵科———(6-9月),

扶桑————锦葵科———(夏、秋),

黄槿————锦葵科———(夏、秋),

八角金盘——五加科———(夏、秋),

粉花绣线菊—蔷薇科———(6-7月),

金露梅———蔷薇科———(6-7月),

五色梅———马鞭草科——(夏)(马缨丹),

臭牡丹———马鞭草科——(6-7月),

八仙花———虎耳草科——(6-7月),

丝兰————龙舌兰科——(6-7月)

紫薇————千屈菜科——(6-9月),

金丝桃———藤黄科———(6-8月),

千屈菜———千屈菜科——(6-10月),

大花六道木—忍冬科———(6-11月),

地菍————野牡丹科——(6-8月),

香蒲————香蒲科———(6-7月),

佛甲草———景天科,

再力花———竹芋科———(夏、秋),

德国景天——景天科———(6-7月),

彩叶芋———天南星科——(夏),

矮牵牛———茄科————(6-9月),

宿根福禄考—花荵科———(6-8月),

百里香———唇形科———(6-9月),

银叶菊———菊科————(6-9月),

千叶蓍———菊科————(6-10月),

万寿菊———菊科————(6-10月),

孔雀草———菊科————(6-10月),

百日草———菊科————(6-10月)(五色梅、秋罗),

花叶燕麦草—禾本科———(6-7月),

蓝羊茅———禾本科———(5-6月),

淡竹叶———禾本科———(6-10月),

玉带草———禾本科———(夏),

杜若————鸭跖草科——(6-7月),

万年青———百合科———(6-8月),

玉簪————百合科———(6-7月),

万年青———百合科———(6-7月),

沿阶草———百合科———(6-7月)(麦冬、书带草),

射干————鸢尾科———(6-8月),

马兜铃———马兜铃科——(6-7月),

香雪球———十字花科——(6-10月),

何首乌———蓼科————(6-9月),

醉鱼草———马钱科———(6-8月),

铁线莲———毛莨科———(夏),

香花崖豆藤—豆科————(6-7月),

乌蔹莓———葡萄科———(6-7月),

爬山虎———葡萄科———(6-7月),

鸡矢藤———茜草科———(6-7月),

月见草———柳叶菜科——(6-9月),

茑萝————旋花科———(夏、秋),

唐菖蒲———鸢尾科———(夏、秋),

美人蕉———美人蕉科——(夏、秋),

睡莲————睡莲科———(6-8月),

荷花————睡莲科———(6-9月),

七月开花的植物:

杜英————杜英科,

苏铁————苏铁科———(7-8月),

紫穗槐———豆科/蝶形花亚科(7-8月),

国槐————豆科槐属——(7-8月),

矮紫薇———千屈菜科——(7-9月),

海州常山——马鞭草科——(7-8月),

糯米条———忍冬科———(7-9月),

十大功劳——小檗科———(7-10月),

水蜡————木犀科,

小叶女贞——木犀科———(7-8月),

木香————菊科————(7-8月),

宿根天人菊—菊科————(7-8月),

大吴风草——菊科————(7-11月),

求米草———禾本科———(7-11月),

阔叶山麦冬—百合科———(7-8月),

火星花———鸢尾科,

水鬼蕉———石蒜科———(7-8月),

石蒜————石蒜科———(7-9月),

夜来香———石蒜科———(7-11月)(晚香玉),

单叶蔓荆——马鞭草科——(7-11月),

绞股蓝———葫芦科———(7-9月),

凌霄————紫葳科———(7-9月),

鸡冠花———苋科————(7-10月),

一串红———唇形科———(7-10月),

凤眼莲———雨久花科——(7-9月),

八月开花的植物:

葱兰————石蒜科———(8-11月),

姜花————姜科————(8-11月),

葡萄————葡萄科———(8-9月),

中华常春藤—五加科———(8-9月),

九月开花的植物:

桂花————木犀科,

虎刺梅———大戟科———(秋、冬)(铁海棠),

木芙蓉———锦葵科———(9-10月),

铁刀木———苏木科———(9-12月),

海南红豆——蝶形花科——(秋),

洒金珊瑚——山茱萸科——(秋),

野菊————菊科————(9-11月),

血草————禾本科———(夏末),

菅芒花———禾本科———(秋)(五节芒),

吉祥草———百合科———(9-11月),

凤尾兰———百合科———(9-11月),

鹅掌柴———五加科———(秋、冬),

常春藤———五加科———(9-12月),

十月开花的植物:

羊蹄甲———苏木科,

胡颓子———胡颓子科——(10-11月),

八角金盘——五加科———(10-11月),

亚菊————菊科————(10-11月),

油茶————山茶科———(10-12月),

十一月开花的植物:

茶梅————山茶科———(11-次年4月),

十二月开花的植物:

山茶————山茶科———(冬-次年春),

滇山茶———山茶科———(12-次年4月),

珊瑚朴———榆科————(冬-早春),

鹅掌柴———五加科———(冬),

叶子花———紫茉莉科——(冬-春)(九重葛、三角花),

蜡梅————蜡梅科———(12-3月),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kingtous@139.com
粤ICP备2022008033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