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植物含迷迭香酸,哪些植物含迷迭香酸多
薄荷叶泡开水喝有什么功效
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抗痉挛,改善感_发烧、咽喉、肿痛,并消除头痛、牙痛、恶心感。也常用于制作料理或甜点,以去除鱼及羊肉腥味,或搭配水果及甜点。薄荷中含有大量的薄荷油、薄荷醇、薄荷酮以及迷迭香酸等成分,这些物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促进大脑兴奋,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中血液循环,起到疏散风热的效果。
将薄荷泡水喝代替茶水之后,也具有保健脾胃、祛痰止咳以及防止感冒发烧,促进咽喉健康等效果。除此之外,如果精神变得紧张或者是愤怒,也可以将薄荷泡水喝,能够起到平缓情绪的效果,还能够提高睡眠质量。
薄荷服用之后功效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养生效果,除了泡水喝这种方法之外,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会将薄荷制作甜点或者是食物服用。将薄荷放入食物中具有提味的作用,和鱼以及羊肉等一起烹饪之后则是具有去腥的功效。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薄荷制作成为润肤水,涂抹在皮肤上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
另外,如果说皮肤中被蚊虫叮咬了,又或者是肌肉变得酸痛起来,也可以将新鲜的薄荷叶揉碎之后涂抹在不舒服的位置。可以将薄荷叶用来泡澡,能够有效的缓解肌肉以及神经的酸痛。平时生活中我们也会将薄荷制作成为肥皂、牙膏、药油以及除臭剂等。
扩展资料:
薄荷叶简介:
1.薄荷叶是植物薄荷的叶,味道清凉,具有蕃荷叶、人丹草、升阳草、卜荷之称的薄荷,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
2.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抗痉挛,改善感_发烧、咽喉、肿痛,并消除头痛、牙痛、恶心感。也常用于制作料理或甜点,以去除鱼及羊肉腥味,或搭配水果及甜点,用以提味;也可做成消炎消肿的润肤水。产南北各地;生于水旁潮湿地,海拔可高达3500米。
3.薄荷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长圆形,长3-5(7)厘米,宽0.8-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约5-6对,与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显著,上面绿色;沿脉上密生余部疏生微柔毛。
4.或除脉外余部近于无毛,上面淡绿色,通常沿脉上密生微柔毛;叶柄长2-10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产南北各地;生于水旁潮湿地,海拔可高达3500米。热带亚洲,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及北美洲(南达墨西哥)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
5.薄荷适应性很强,在海拔2100m以下的地区均能生长,在阳光充足,海拔300~1000m的地区均可栽培。薄荷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粘土、壤土、沙土上等均可生长,一般土壤pH以6.5~7.5为宜。喜温和湿润环境,根茎种植后日平均气温6℃时即可出苗,地上部能耐30℃以上温度,5~6月份生长最快,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6.当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地上部分萎缩干枯,停止生长。根比较耐寒,一30℃仍能越冬,生长初期和中期需要雨量充沛,现蕾期、花期需要阳光充足。光照不充足、连阴雨天,薄荷油和薄荷脑含量低。薄荷根人地30cm深,多数集中在15cm左右土层中。薄荷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花,现蕾至开花10~15d,开花至种子成熟20d。割完第一刀后薄荷在10月以后还能开花。
7.薄荷的根茎繁殖一般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em横向开沟(深10cm)。选取色白、粗壮、间节短的根茎切成10cm小段,按株距15em栽入沟内。栽后施稀薄粪水,覆细土,耙平压实,一般每667m²用白嫩新根茎100kg左右。
8.选取生长良好、品种统一、无病虫害的田块作留种地。秋季收割后,立即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翌年4~5月间,当苗高15cm时拔秧移栽,移植地按行距20cm、株距15cm挖穴,每穴栽秧苗2株。栽后盖土压紧,施稀薄人畜粪水定根。幼苗初期宜加强巾耕锄草2~3次。在田间齐苗后。及时查苗、间苗和补苗,移栽的苗要及时灌水。移栽以“清明”前进行为宜,可提高产叶量和增加产油、脑量。
9.一般于春天播种育苗,每667m²用种量为l.2g,播种至发芽需20d。苗高15cm左右时移栽大田。此法幼苗生长缓慢,易产生变异,成苗后植株萃取精油的品质较差。因此生产上一般很少采用。
10.一般于每年4~5月,将地上茎枝切成10cm的小段作插条。在整好的苗床上,扦插育苗,插条生根发芽后移栽大田:也可挖取粗壮、节间短、色白和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切成6~10cm长,按株、行距20cmx45cm,采用沟栽或穴栽,植后覆土3cm左右,15~20d萌发。
11.薄荷对土壤要求虽然不严格,但栽植薄荷最好选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疏松肥沃的2~3年未种过薄荷的地块。秋季按常规深翻,结合翻地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6万~7.5万kg,春季解冻后结合耙地每公顷施硝酸铵300~375kg、磷酸二铵300~375kg、过磷酸钙525~600kg。耙细耢平后做畦,畦宽100~120cm,畦间距30~40cm,畦高15~20cm。
12.薄荷可用种子、扦插、分株和根茎繁殖。生产上以根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为主。分株繁殖即拔苗移栽。选生长良好,无虫无病,品种纯正的田块作移苗田,4~5月份当苗高10~15cm时,即可起苗,分株移栽。
13.根茎繁殖栽植期为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底,以秋末栽植为最好。早栽生根快,发芽多,且根、芽粗壮。栽种前,将根茎翻起,挑选白色、粗壮、节短的一年生根茎,栽植行距25cm,也可将根茎切成10cm长小段,均匀撒在沟内,随即覆土,反复耙耱,以防桥空不实,冷风入侵,冻死根茎,每公顷约需种根茎1.2~l.5t。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薄荷叶
紫苏全身都是宝?紫苏有什么功效?
紫苏有三大功效。
第一,解表散寒。紫苏,性温,味辛,入肺、脾经。温能散寒,辛能发散,常用于外感风寒。如果你因为着凉了、或者喝了很多冷饮而导致感冒、发烧,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紫苏了。淋雨了、着凉了,也能用紫苏来预防感冒。麻黄、桂枝也可以解表散寒,也是解表剂的常用药,但是它们的药劲儿太大了,不懂中医的人不能掌握好用量,所以,紫苏就非常合适,又是食材,就很安全。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方子,《紫苏葱姜饮》,里面有紫苏、葱白、生姜这三种材料。它们都有解表的作用,所以加在一起力量很好。因为是食材,用量就比较随意了。如果你恶心、呕吐比较严重的,那就把生姜的量加大,因为生姜是“止呕圣药”;如果你鼻子不通气,葱白的量就可以加大一些。
第二,行气宽中,和胃止呕。我们的胃很特殊,它总喜欢“造反”。很多人都知道“胃气以降为顺”,它要是“造反”,胃气就上逆了。就会打嗝、呕吐、呃逆、嗳气、反酸、反流,如果日久,就会造成胃食管返流、食道癌等疾病。紫苏,理气、止呕,是“治气之神药”。能让上逆的胃气降下去。咱们著名的《藿香正气散》里面就有紫苏,在临床上,紫苏和常常和藿香配伍使用。对于那种上吐下泻的胃肠感冒非常有效。如果紫苏与陈皮、砂仁等配伍,还有止妊娠呕吐、安胎的效果。《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
第三,解鱼蟹毒。如果吃了太多的鱼、蟹,引起腹痛、呕吐时可以用紫苏煮水喝。《金匮要略》中记载:“治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从9月开始,肥美的螃蟹就下来了。很多人都用生姜与螃蟹一起蒸,因为生姜也有解鱼蟹毒的功效。但是如果在螃蟹下面垫一片紫苏,不仅可以解了蟹毒,还能增加香气,使螃蟹更加美味。古人的香囊里面通常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可以提醒醒脾、防虫驱蚊、理气解郁、预防疾病等。想要什么功效,就放什么药材。其中就有紫苏,还有丁香、薄荷、藿香、木香、苍术、陈皮、肉桂、辛夷、川芎、白芷、薰衣草、玫瑰等等。另外,紫苏还可以用来制作香水,一些很高端的品牌都用紫苏提取物做作为原料。
紫苏在美食中也是很有地位的,除了佐以河鲜、海鲜以外,还能做成各种零食,比如紫苏杨梅、紫苏桃子姜等。紫苏还能炒菜,与鸡蛋、黄瓜等各种食物搭配,其中紫苏炒黄瓜是湖南家喻户晓的一道菜。紫苏和肉也是最佳搭档,紫苏卷烤肉、紫苏鸭、紫苏拌鸡丝、紫苏炒田螺等等。还有做成紫苏天妇罗、紫苏梅酒等。
另外,有一种苏子(紫苏的种子)的美味吃法。吃烧烤的时候,往蘸料里撒入苏子拌匀,烤好的肉串蘸上加了苏子的蘸料别有一番风味,肉香里充斥着独特的香气,还有苏子在口中炸裂的感觉,像跳跳糖,使人上瘾。
再告诉你们一个宋代最流行的解暑饮料——紫苏饮,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奶茶。据《广群芳谱》里记载,宋仁宗曾经命翰林院评定汤饮的高下,紫苏饮被评为第一,可见宋时的流行程度。进入夏季后,湿气渐重,我们经常会出现头晕、脑胀等症状,这时候可以用紫苏叶泡茶喝,既可以解暑,又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紫苏饮有着“未妨无暑药,熟水紫苏香”一说,讲的是,只要有紫苏饮,就不怕夏天没有解暑的药。其实就是紫苏、陈皮、生姜一起煮水,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这个从宋代就开始流行的紫苏饮就做成了。
紫苏全身都是宝,紫苏叶的功效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还有紫苏梗可以行气和胃、化痰散寒;苏子(紫苏的种子)可以降气化痰、平喘润肠。说了这么多,大家都知道紫苏很好,但是也不能吃太多,适可而止,适量就好,身有热证的人就更不能多吃了。
迷迭香酸的分布
迷迭香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唇形科、紫草科、伞形科、葫芦科和椴树科等多种植物中。迷迭香酸在不同属的植物中含量有较大差别,即使在同种植物中,不同部位的含量也不相同,如在Menthaspicata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只有0.009%,而在Menthaspicata的根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达到了4.574% 。并且迷迭香酸在同一植物的同一部位中,由于采收时期不同,其含量也存在变化,如6月初采收的冬凌草迷迭香酸含量可达2.317%,而8月初采收的只有0.827% 。
薄荷的成分是什么
薄荷主要含挥发油,油中有薄荷酮、薄荷脑、薄荷酯类多种成分;另含异端叶灵、薄荷糖苷、多种游离氨基酸、迷迭香酸、树脂、鞣质等。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薄荷栽种方式有根茎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种。
光棚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