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植物要疏花疏果,疏花疏果的原因
果树都要疏花疏果,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满树花,半树果;半树花,满树果”。疏花疏果是果园管理措施之一,即人为地去除一部分过多的花和幼果,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
果树都要疏花疏果,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多数果树开的花都远远多于最后结成的果实。如在开花多的年份,一株成年苹果树有5%的花、桃树有15~20%的花结的果实达到成熟,就可获得丰收。开花结果过多,养分供不应求,不仅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形成许多小果、次果,还会削弱树势,易受冻害和感染病害,并使翌年减产造成小年。因此,除了由于果树本身的调节能力,使发育不良的花和幼果自然脱落外,还需摘除多余的花和果,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正确运用疏花疏果技术,控制坐果数量,使树体合理负担,是调节大小年和提高品质的重要措施,生产上早已广泛应用,那么怎么采用合适的办法疏花疏果呢?
“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早疏蕾、疏花对叶片发育和叶功能的增强及花芽的分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疏花时间最好在蕾期,在花芽量多时,可以疏除细弱枝上的大部分花蕾和长中果枝因剪留较长而多余的双花蕾以及发育不良的晚开花蕾。但是,如果太早,因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天气如晚霜、大风等无法预见,幼果的优劣难以判断,会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有些地区,得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确定合适的时间进行处理,切不可一概而论。
"看树定产,分枝负担,均匀留果"。只有科学合理地疏果,才能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坐果率和桃的品质。疏果方法要根据"留优去劣"的原则进行,同一枝上桃果间距约10-15厘米。疏果时,要先疏除畸形果、小果、病虫果,再根据负载量合理留果,留多叶果,疏少叶果;留侧生、下位果,疏朝上果;留壮枝果,疏弱枝果。疏果次序,应由内到外,从上到下,按枝条顺序逐枝进行,防止漏疏或损伤果实。疏果的时间,原则上应于落花后一周开始,最迟应在落花后一月内疏完,才能起到提高当年果品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健壮树势的作用。
此外,在疏花疏果的生产实际中,常用的是人工的办法。目前国际上开始运用化学药剂的办法进行疏花疏果,这项技术在某些国家已作为果树生产上的一项常规措施,它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我国还没有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只在苹果、梨等有些品种开展了一些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推广,定会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桃树为什么要进行疏花疏果?怎样进行?
栽植桃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进行疏花疏果。这是因为桃树花量大,结实率高。根据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调查,1株成年桃树,几乎90%的果需要疏掉,保留下来的不过10%。桃树果实的生长是依赖于树体内贮藏的营养、叶片合成的营养及根系吸收的各种矿质元素。花后1个月内如果花果过多或贮藏营养不足,会造成幼果细胞数量减少,大大影响果实的发育。因此疏去多余的果实,就会减少营养的不必要消耗,促进幼果的发育,增大果个,增强树势。
(1)疏花疏果的时期
疏花疏果的早晚是关系到此项技术应用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一般来讲,可供人工疏花的时间较短,通常在花前2周开始,在盛花前结束,但疏果时间较长。疏果时间的早晚与成熟期、树势、坐果率等有关。
尽管在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的开花期差别不大(4~10天),但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果实成熟期却存在很大的差别:极早熟品种和极晚熟品种的成熟期可相差4个月以上。这种差异也反应在果实生长发育的速度上。从坐果到果实采收,早熟品种的果实体积或重量一直呈直线增长;而晚熟品种,在果实最后迅速生长之前,有一个体积或重量缓慢增长的硬核期。果实成熟期越晚,这一缓慢增长期越长。成熟期越早的品种,果实体积“达标”所需的时间也就越短,因此,果实之间对养分的竞争也就越早、越剧烈。为了减少果实与果实间的竞争,促进果实的发育,果实生长发育期越短的品种,进行人工疏果的时间就应越早。
一般要求,极早熟或早熟品种必须在花后20天内结束,中熟品种要在花后25~30天内结束,晚熟品种可在花后40天内结束。
另外,坐果率高的品种要早疏,坐果率低的品种可以适当晚疏;成年桃树坐果率高要早疏,幼年树可以适当晚疏。
生产上,疏果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疏果在落花后2周左右,留果量为最终留果量的2~3倍。第二次疏果在第二次落果之后进行,大约在花后4~6周,也就是硬核期之前。
(2)疏花疏果的方法
开花前疏花主要是疏去中长果枝复花芽中的一个,每节只保留一个花,对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疏去果枝下部的花。开花期疏花是疏去晚开的花、畸形花和无叶枝上的花。疏花量一般为总花量的1/4~1/3。
疏果要先疏去双果、病虫果、小果和畸形果。由于果枝所处的部位、果枝类型不同,留果量也应不同:树体上部的果枝、强壮果枝要适当多留果,下部果枝、细弱果枝要少留果,以果控制新梢的生长,使新梢的生长与果实的生长达到平衡。更为重要的是,在疏果时要考虑品种果实的大小:一般长果枝留2~5个(大型果品种留2个果,中型果品种留3个果,小型果品种留4~5个果),中果枝留1~3个(大型果品种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留2个果,小型果品种留3个果),短果枝留1个或不留(大中型果品种每2~3个果枝留1个果,小型果品种1~2个枝留1个果)。弱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一般不留果,预备枝不留果。也可根据果间距进行留果,果间距为15~20厘米,依果实大小而定。
果树为什么要疏花疏果,听听我国近代
有人问,稻、麦、向日葵等作物开花结果多,没有疏花疏果,只要肥培好,能得美满收成;是否果树亦同样可任它自由结果,不必疏花疏果?
这是事实,一般农作物是不疏花疏果的,但果树如桃、梨、苹果、枇杷、龙眼等却常须疏花疏果。这点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和木本多年生植物在栽培上因其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技术措施之故。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开花结果一次后即全部死亡,只要当年结果美满丰收,就不必考虑次年或以后的生长结果。因之开花后,可任它尽量结实。
果树是多年生、多次结果的作物,苗木栽植后,至少须经三到五年,才开始有一定数量的果实生产,欲求丰收,须更经过较长年月,因此一旦开始结果后,宜尽力注意肥培管理,使其树势长盛不衰,以延长其盛果年限,最为得策。
果树栽培者如果贪一时或一年的丰收,忽视长期利益,因过产而致树势衰弱,不易恢复,反有得不偿失之虞。故盛果之年宜适当疏花疏果,同时合理肥培,务使当年得到相当美满的产量,而次年结果所需的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也能顺利完全任务;这样年年获得稳定丰收,直至植株自然衰老而后止,才能使果树树体健康,而寿命长,发挥其多年生作物的特点。
有人说,果树落花落果主要是由于肥水不足,只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肥水充足,就能全花全果,保牢所有的花果,使果实个个肥大成熟。
这种说法有正确的一面,即加强肥培管理,使果树根深枝多叶茂,则树体对果实的负荷和供养能力增大,是可以加多结果的。
但盛果的果树例如桃或梨,结果枝极多。一树或一枝常有多数花芽,而一个花芽中(如梨)更开出多数的花。
就桃而言,一个长一尺余,粗如筷子的长果枝,常具有约20~25节;生长充实者各节多复芽,花芽数往往达40~50个。这些花假如全花全果,都结成了果实,并因肥培周到,都达到应有的大小,则如玉露桃每斤4~5个,就有10斤重的果实在一个粗细长短如筷子的一年生枝上。
梨的生长枝长一尺半左右者任它自由萌芽发枝,往往先端抽生一、二个长枝,而中下部都生短枝。这些短枝除一部分是中间枝外,环境和营养条件合适时有生成短果枝达10个以上。每一短果枝上顶生一个混合芽,春天平均萌发开花8~9个,则10个混合芽共有花80余个,则大果种如浙江雁荡雪梨每个平均1斤,就有80斤;中果种如鸭梨、建德雪梨每个0.5斤就有40斤,小果种如八云,每个0.25斤,也有20斤。
以一个二、三年生粗如中指或大拇指的基枝,仅有长一尺半左右的地位,要求负担果实少则20斤,多则80斤,更如上述,要求玉露桃在粗如筷子、长一尺余的长果枝上负担果实10斤,这从栽培的常识来说,可以断定枝细小,果过多而过重,是负荷不起来的。
再从果实着生的空间地位来说,各品种果实大小有一定的纵横径,例如玉露桃平均纵横径是6.3×6.2厘米,没有明显的果梗,贴附于枝上着生。雁荡雪梨平均纵横径10×11厘米,而果梗甚短。
如上述在一个长短如筷子约33~40厘米的长果枝上排列着这么大的玉露桃40~50个,一定要相互拥挤,周围没有充分空间可以任其自由生长占领。
雁荡雪梨在短果枝顶上如果开花8个,全数结成大果,即使伞状向四周分列,而因果梗甚短,占领的范围不大,在一个小圈子里,也无法排列8个这么大的果实。
从这点来看,即使加强肥培管理,能使个个果实充分肥大,而因各个果实最后无发展余地,也要互相拥挤,落下一部分果实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能预先疏花疏果,使各果各有发展余地,在栽培是有必要的。
更从叶面积和果数的对比来说,果实生长肥大所需要的是同化养分,不是肥料所直接供应的粗养分,因此枝叶和果实对比,相对嫌枝叶过少时,即使加强肥培管理,充分供应肥水,而因同化能力有限,同化养分不能满足多数果实生长的需要,仍不免有一部分因缺乏营养而落果,或因养分不足而瘦小。
盛果期的果树生殖作用旺盛,而发育作用相对衰弱,就花果的数量来说,枝叶常相形见绌,不能按比例增长;老树生长更衰弱,而花果相对更多,果和叶不想称的现象更为严重。
例如在杭州钱江果园山上栽培的15~20年的桃树,往往满树都是长一寸至数寸的短果枝,几乎不见有强盛的生长枝;而这些短果枝上仅先端有一个叶芽,其叶腋都是单生的花芽,少则二、三个,多则七、八个,而节间极短,开花结果后,果实占领的空间甚小,丛集一处,既无发展余地,生长上又完全是依赖先端的一个叶芽;这叶芽因树老力衰,同时下部已结有果实,常生长微弱,至多平均不过有六、七片叶子。
因此,如果每个枝上的所有花芽都结了果实,则每一个果实仅能分配到少数几片叶子来营养供应它们的生长肥大,这显然是叶太少而果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固然应加强肥培管理,使树势转弱为强,但同时须按照树势,适当疏花疏果,使所留果数与叶数有一定相对的比例,在果树生产上才是有利无害的。
据各方研究总结,欲使一个果实肥大,最低限度的叶片数苹果是30~40片,砂梨是10~15片,西洋梨是20~30片,桃和柿是15~20片,温州蜜柑是10~15片,脐橙是60片。这些数字,虽因树体生长或环境条件不同而不无变化,但养大一个果实,必须有一定的叶面积。
此外,一、二年生作物所生产的种实,对其形状、大小、色泽、品质等的要求,不如桃、梨、苹果等水果的严格,只要产量多,形色品质等稍差,无关大要;但鲜果如果形小、色劣、品质差,就会为人所不喜,价值不大,这点也是果树尤其是大果种果树要进行疏花疏果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