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风信子怎么样栽培,荷兰风信子怎么样栽培视频
风信子怎么种
温度:风信子长根要2-6℃,长叶要10-12℃,开花要15-18℃。光照:每天适量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土壤:排水良好、肥沃、不太干燥的沙质壤土。水分:原则是见干见湿,注意水分不宜过多,也不能让盆土过干。
一、温度
鳞茎在2~6℃低温时根系生长最好,芽萌动适温为5~10℃,叶片生长适温为10~12℃,现蕾开花期以15~18℃最有利。鳞茎的贮藏温度为20~28℃,最适为25℃,对花芽分化最为理想。
二、光照
风信子养殖过程中,建议每天给予适量的光照时间,光照过弱的话,会导致植株瘦弱、花苞小、叶子发黄等,但是光照强度也不宜过大,光照过强的话,会导致风信子的花期过短。
三、土壤
风信子应选择排水良好,不太干燥的沙质壤土为宜,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中性至微碱性,pH值6-7的水平。盆栽基质可以用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园土、粗沙等量混合,加入少量骨粉。
四、水分
浇水原则既是见干见湿。注意水分不宜过多,也不能让盆土过干。
北方地区一般种上浇水之后,半个月内是不用浇水的;如果是南方地区,一个月也不用浇水,有时候虽然土壤表面干了,但是底下是湿的,如果再浇水就是多余的了。
为保持温室的湿度而进行的浇水,浇水的时间选择为早上比较好一些.
五、注意事项
1、度夏注意事项
①栽培后期应节制肥水,避免鳞茎“裂底”而遇雨季而腐烂。
②鳞茎不留土中越夏,每年必须挖起贮藏,鳞茎要充分阴干,否则不耐贮藏。
2、贮藏注意事项
①及时采收鳞茎,过早采收,生长不充实,过迟常遇雨季,土壤太湿。
②贮藏环境必须保持干燥凉爽,将鳞茎分层摊放以利通风。
3、其他注意事项
风信子只有在低温的环境下才能够成长,所以应该在自然环境下让风信子生长,等到气温低于0度会后再将风信子移入室内。
风信子要怎么养?在哪些地方会生长得更好?
温度:风信子长根要2-6℃,长叶要10-12℃,开花要15-18℃。光照:每天适量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土壤:排水良好、肥沃、不太干燥的沙质壤土。水分:原则是见干见湿,注意水分不宜过多,也不能让盆土过干。
一、温度
鳞茎在2~6℃低温时根系生长最好,芽萌动适温为5~10℃,叶片生长适温为10~12℃,现蕾开花期以15~18℃最有利。鳞茎的贮藏温度为20~28℃,最适为25℃,对花芽分化最为理想。
二、光照
风信子养殖过程中,建议每天给予适量的光照时间,光照过弱的话,会导致植株瘦弱、花苞小、叶子发黄等,但是光照强度也不宜过大,光照过强的话,会导致风信子的花期过短。
三、土壤
风信子应选择排水良好,不太干燥的沙质壤土为宜,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中性至微碱性,pH值6-7的水平。盆栽基质可以用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园土、粗沙等量混合,加入少量骨粉。
四、水分
浇水原则既是见干见湿。注意水分不宜过多,也不能让盆土过干。
北方地区一般种上浇水之后,半个月内是不用浇水的;如果是南方地区,一个月也不用浇水,有时候虽然土壤表面干了,但是底下是湿的,如果再浇水就是多余的了。
为保持温室的湿度而进行的浇水,浇水的时间选择为早上比较好一些.
五、注意事项
1、度夏注意事项
①栽培后期应节制肥水,避免鳞茎“裂底”而遇雨季而腐烂。
②鳞茎不留土中越夏,每年必须挖起贮藏,鳞茎要充分阴干,否则不耐贮藏。
2、贮藏注意事项
①及时采收鳞茎,过早采收,生长不充实,过迟常遇雨季,土壤太湿。
②贮藏环境必须保持干燥凉爽,将鳞茎分层摊放以利通风。
3、其他注意事项
风信子只有在低温的环境下才能够成长,所以应该在自然环境下让风信子生长,等到气温低于0度会后再将风信子移入室内。
风信子的栽培方法
风信子的栽培方法:
一,风信子一般是用种球来繁殖,它多在秋季九十月份种植,这个时间段的气候更适宜它的生长。种植前先要对风信子种球进行处理,去掉干枯的表皮,可以直接撕掉,有霉斑的话要擦掉,然后泡在多菌灵溶液里浸泡半个小时左右,捞起来稍微晾干就可以种植了。
二,风信子可以露地种植和盆栽,盆栽的话直径二十厘米的花盆一般可以种植三四个种球,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花盆大小。风信子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消毒,并施足底肥,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将晾干的百合种球埋入土壤中,种球要露出三分之一,种植后适当的进行浇水即可。
三,将风信子种球栽种后,要进行遮光,或者移入室内,这样会有利于生根,生根期需要8~10周时间。并且还要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需要适当的进行浇水,最好是在晴天上午浇灌,如果空气湿度偏低,那么要在地面泼水提高湿度。风信子适宜生长温度为17~25度,保持这个温度,就能快速的生根发芽。
荷兰风信子怎么养
风信子水培方法: 1.水面离球茎的底部要有1-2CM的空间,让根系可以透气呼吸。切勿将水淹没过球茎底部. 2.放置在阴凉、避光、通风良好的地点,温度保持在9°C至13°C,每周检查一次看是否需要补充水分。清水养每7天换一次水,如果用水培营养水养则视浑浊程度约15天左右更换一次营养水。一定要保持瓶内水质的清洁。 3.球茎发芽前不要放在直射阳光下照射。发芽后应置于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有阳光的位置上,以利于它的生长开花。 4.在您家里温度保持在17°C至20°C的环境下,您将欣赏到花苞生长和显色过程。但不要将它们直接靠近有热源的地方,这样美丽的风信子花就能延长开放时间。 5.在开花后可以将种球栽在您家的庭院。在夏季您可以用玻璃瓶插花,而冬天您可以买一个处理后的荷兰风信子再利用。
风信子的培植方法?
风信子又名洋水仙,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45厘米,花期3~4月。
风信子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和夏季凉爽环境,耐寒,喜肥,要求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忌黏重土壤和湿涝。
用分球法繁殖,球根秋植。在入夏叶子变黄后将鳞茎挖出,连同叶子一起风干,在干燥、凉爽的环境贮藏。到秋植时再将子球与母球分开,子球种植2年就可开花。风信子的栽培有地栽、盆栽。地栽一般在10月下旬栽植,栽植深度为10~15厘米,依种球大小而定。冬季覆盖防寒,早春及时除去覆盖物。栽前施足基肥,冬季和开花前要追施稀肥。鳞茎要适时采收,采收过早则不充实,晚收则容易赶上雨季不能充分阴干,贮藏时容易霉烂。另外,栽培后期要控制肥水,入夏即进入休眠状态。
盆栽一般在9月上盆,选取大而充实的种球,每盆3~4球,栽植深度以球根肩部与土面平齐、顶部露出为合适,放入冷床或冷室,11月入室,室温保持5~6℃,待花茎抽出时,再将温度提高到20℃以上。
高温多湿时容易发生风信子黄腐病,发病时由叶尖开始扩大成条斑,以后变褐坏死,鳞茎心部也腐烂,出现黄色黏液。防治上要选用无病种球,定期喷洒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
风信子植株矮、花序大、花期早、花色艳,在国外早已大量栽植,我国近年来栽培日渐增多,主要用来布置春季花坛、花境,或在草坪边缘自然栽植,也可作切花或盆花。
怎么培养荷兰进口球根花卉/种球 风信子
栽培
盆栽风信子
对于风信子的栽培有两种方式: 一是盆栽,选择排水好的疏松土壤,施足基肥,在10月份时将种头种入盆内,每小盆种1球,大盆种3~4球然后盖土,栽植深度5-8厘米,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经过120天左右将可开花,开花前、后各施肥1次。6月植株枯萎后挖出鳞茎,晾干后贮藏于温度不超过28℃的室内。 风信子在开花后,如果种头保存得好,到第二年再种将有希望再度开花,但因这种头已经退化,即使可能成活,其植株也会变得矮小,花葶亦趋于萎缩,故不能继续保留,到翌年另买新的种头栽培为妥。 二是水养,可在12月份将种头放在阔口有格的玻璃瓶内,加入少许木炭以帮助消毒和防腐。其种头仅浸至球底便可。然后放置到阴暗的地方,并用黑布遮住瓶子。这样经过20多天后,根部便在全黑的环境下萌发出来,这时可拿出室外让它接受阳光照射。初时每天照一两个小时,再逐步增至七八个小时,如果天气变化不大的话,到春节便有可能开花了。 还有许多家庭把风信子养在一个特制的像葫芦般的玻璃瓶里,在上段可以观赏到它的花簇,在下段可以看到它一束粗壮的白根。这种花与根并茂的情景,除了洋兰外,其它花草是难以见到的。 在生长期需要不断浇水,如果留在泥土里,花期过后要把花茎剪掉,让叶子自然枯萎,每年需要追肥,不过,有些品种在种植几年后花朵会越来越少;如果花期后要储存,需要拔出来,在叶子自然干燥后,剪掉叶子,最好放在有木屑的透气的袋子里,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 风信子性喜凉爽,空气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它较耐低寒,但怕炎热。它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在粘性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风信子球茎在长到19厘米,才能开花。开花每年在3-4月份内。 风信子栽培首先要选取健壮饱满的鳞茎,事前阴干,在12月份放入瓦盆里,以1份粗砂、碎塘泥与1份经过腐熟的米糠混合成营养土,把鳞茎埋在土中,鳞茎上覆土2-3厘米,置于阳光充足之处,初时浇水不要过多,待叶片露出土面时要施一次磷、钾肥。花后、将花茎剪去,再施一次肥。7-8月休眠,这时鳞茎不会长大,应在6-7月份及时挖出,置阴凉处,不可日晒,待中秋节时或至12月再行上盆种植。 它也可像水仙花一样进行水养。水养风信子,可在12月份将种球放在阔口有格的玻璃瓶内,加入少许木炭帮助防腐和消毒。其种球仅浸至球底即可,然即放置在阴暗的地方,并用黑布遮住瓶子,这样约经过20多天的全黑环境萌发后,再放到室外让它接受阳光的照射,初期每天照1-2小时,后逐步增至7-8小时,大多数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到春节便能开花。风信子在开花后,如果鳞茎保存好的话,到第二年仍能开花,但花会矮小,花葶也萎缩,这主要是鳞茎已退化状。因此,风信子栽培以一年种植后再买新的鳞茎为好。
提醒一下
球茎有毒性,如果误食,会引起头晕、胃痉挛、拉肚子等症状,所以要严防小孩子或者动物的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