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植物

中国哪些姓氏含有植物,有姓植的明星吗

2023-03-19 专题植物 4 作者:哆哆植物

盘点与动植物有关姓氏:鸟鸡鹅鸽鱼个个都是姓

动植物和姓氏之间的关联: 民谚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时的端午节,人们会将艾条或菖蒲插在门楣上,用来驱逐蚊虫。

艾先生推测,艾姓的起源,应该也与艾蒿这种植物有关,“艾姓的得姓始祖是夏朝的汝艾,后人以他的名字为姓。而他的名字,估计就与艾蒿这种植物有关,这跟现在人名中经常带‘芳’、‘菲’等字是一个道理。”

他说,“萧”“茅”“薛”“荆”等带草字头的姓氏,估计也与相应的草本植物有关。除此之外,艾先生还对与植物有关的姓氏产生浓厚兴趣,想了解一下它们的来历。对民俗文化颇有研究的艾先生说,在先秦时期,民间广泛祭祀一种司木之神,名叫“句(读gōu)芒”。植物崇拜是自然崇拜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古代,关于植物崇拜的传说数不胜数。《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苗族人尊奉竹子“竹王”,称其为“白天帝王”。在一些地方,凡是高大茂盛、年龄古老、造型奇特的树,往往都会被人们视为神树来祭祀。

其实,植物崇拜到现在仍有迹可循。比如先人去世入葬时,会在其墓旁植上樟树、松树、柏树、柳树等作为“风水树”,这也是植物崇拜的一种体现。在古人看来,每种植物都有特定的神性,这种植物成为一些部落的代号、图腾,也就不足为奇了。久而久之,这些代号或图腾又渐渐转化成姓氏。

“与植物有关的姓氏,大多来源于古人的植物崇拜。”艾先生举例说,“姚”虽然不是木字旁,但姚姓起源与桃树有关。据记载,姚姓祖先生活的地方盛产桃树,当地人便视它为神树,并以桃树为图腾。如今,桃木仍被人们认为具有神奇的辟邪作用。

《中国姓氏大辞典》一书收录的2万多个姓氏中,与植物有关的姓氏不在少数。除了带草字头、木字边的,还有与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各种花卉有关的姓氏。

动物崇拜的现象,似乎比植物崇拜更为常见:全球华人自称“龙的传人”,这源于华夏祖先崇拜的龙图腾;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犬戎”以犬为图腾,古代不少游牧民族崇拜狼图腾;华人世界至今仍在使用的“十二生肖”,也是一种动物崇拜。

古人的动物崇拜,甚至形成了体系。在黄帝时代,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守卫;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也分别用一种动物来命名。由动物崇拜转化而来的姓氏,甚至比由植物崇拜转化而来的姓氏还要多,与飞禽走兽、家禽家畜、虫蛇鱼龙等“重名”的姓氏应有尽有。

有那些植物的姓?

有以植物为姓的,如:桃、杏、松、柳、菊、荷、树、竹、柏、麦、芋、桑、藕、果、楝、桂、豆、菜、栗、梨、麻、芹、莳、莲、蓬、莴、获、枫、菱、蒲等;

希望你满意

以植物为姓的有:

有啊!花、杨、柳、林都是姓。

我周围有以花为姓的人;杨是杨树的杨,那太多了;柳,古有柳如是,现在不知有没有,周围没碰到过。林,林木的林,也很多。

那些动物和植物是人的姓氏?

植物:杨,李,柳,叶,姜,田,柏,花,苗,米,柯,梅,麻,柴,桑,桂,松,兰,竹,杜,栾,荆,茅,蓟,艾,麻,蒲

动物:熊,鱼,燕,骆,马,龙,凤,牛,鹿,鲍,鸥,蚁,乌

中国四大姓氏之一的李姓,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1.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

2.指树为姓

“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

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

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 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史记》引《括地志》云: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灭之,无谱。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淫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由上可知,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据清儒秦嘉谟所辑《世本》案:古理、里、李三字并通。《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为大理,而《管子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因而,李姓以做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皋陶作为李姓的血缘始祖,他正直果敢,富于创造性,功德高深,是李姓子孙的楷模和骄傲。而按照“指树为姓”的说法,刚直不阿的理征之子利贞,当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szlzai@163.com
粤ICP备2022008033号  HTML地图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