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植物缺乏元素,如何判断植物缺n还是缺fe
我想知道植物缺某种元素会是什么症状?
据植株的外观如矮化、变形、侧枝生长、症状颜色与形状可以判断其是否缺少某类元素
症状的出现可分为三大类:
1. 症状发生在下位叶 (老叶) ,上位叶则不显著:镁、钾。
2. 症状发生仅限于植物幼叶、顶梢生长点:钙、铁、硫、硼、铜、锰、锌。
3. 症状同时发生在上位及下位叶,但以下位叶较严重:氮、磷。
(一) 氮的缺乏症状
缺氮的明显病征是生长缓慢且叶片萎黄。
(二) 磷的缺乏症状
植物缺磷的最先症状是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成熟延迟,叶柄尤其在叶脉两旁可能产生花青素而呈红色或紫色之条纹,同时叶柄、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三) 钾的缺乏症状
钾在植物体内属易移动性元素,症状先在老叶出现杂色或黄色斑点的病征,接着在叶缘出现坏死。
(四) 硫的缺乏症状
硫在植物内移动慢,病征最初发生在幼叶上。造成叶部的黄化。
(五) 钙的缺乏症状
钙在植物体内输送非常慢,因此幼嫩部份已有缺钙发生时,老叶仍存有大量的钙。缺钙时叶片尖端部分弯曲黄白化,叶缘向上或向下皱褶 (降落伞形) ,有时有黏液的分泌。幼叶叶脉间黄化,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黄白化的幼叶渐渐褐变且叶缘枯死,极端缺钙时易皱卷。
(六) 镁的缺乏症状
植物缺镁时,老叶中助两侧的叶脉间因叶绿素降解而开始黄化。尔后黄化逐渐形成不规则的形状而扩展。严重时仅叶基部有绿色残存,而成V字形的绿色图形。
(七) 铁的缺乏症状
缺铁症状,常出现于新叶之先端。叶片中肋与侧脉保存绿色,而叶脉间成浅绿至黄白化。
(八) 硼的缺乏症状
硼缺乏之症状发生在顶梢之生长点、幼叶、块根、茎、或果实等生长发育中的组织,其症状因作物而异。
(九) 铜的缺乏症状
缺铜症状首先出现新梢叶片,叶色深绿而卷曲,然在叶基处下方之绿色枝条常因碳水化合物的聚积而产生黄色斑点。
(十) 锌的缺乏症状
锌缺乏症状首先出现于新梢叶片,症状因作物种类而略有不同。
(十一) 锰的缺乏症状
缺锰症状首先出现在新梢叶片,叶脉间黄化而呈绿淡色,仅与中肋及主要叶脉邻接部份仍保持绿色而呈宽窄不一之深绿色条带。
(十二) 钼的缺乏症状
钼缺乏会植物幼叶上生出黄斑,向内侧卷曲,渐渐地黄斑变褐色,另一症状为叶身沿中肋变小型呈鞭状叶 (whiptail) 。老叶则会出现叶脉间的萎黄与坏死。
(十三) 氯的缺乏症状
植体内移动性强,缺氯会抑制生长,造成叶尖凋萎与黄化。
补充:我不是神仙。。。。找不到了。。。。其实上面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如何识别农作物缺少营养元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想要识别农作物是否缺少营养元素,就一定要看一看叶片是不是逐渐的褪绿开始黄化。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施肥让其发育不良,就会出现枯死的现象。可以补充一下磷钾肥,会长得更茂盛一些。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不可以让其缺少营养,不仅长不大还会影响到其他作物。有些作物虽然没有发黄,但是逐渐变得蔫蔫的也是能看出来的。
农作物需要充足的钙才能够促进细胞生长,才能够稳定一下保护膜。有了充足的钙之后,就可以让土壤多一些厚度也能够延缓果实的衰老。补充钙之后这些钙物质就会在植物的底部不断的进行积累,而且还可以长出新的叶子。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如果发现新长出的嫩芽不是嫩绿色或浅绿色就是缺钙的表现。这个时候不补充钙质,很容易就会有水性病以及发生裂果的现象。
不知道农作物为什么会缺少营养元素,是因为把农作物放在了高温高湿的环境当中。有了营养物质,才能让作物体内有充分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一定要有合适的土壤,这样才可以让其生长的更好。农作物和人一样都需要新陈代谢,只有掌握这些技巧才能种出好的农作物。
总的来说施肥和浇水都是有技巧的,不能猛施和猛浇。像辣椒在炎热的夏天一天浇两次水就可以了,不用每天大幅度的灌溉,这也会容易将苗给弄死。农村当中有不少有机肥,要把腐熟之后的肥浇入进去。千万不能使用生肥,否则里面的虫子以及细菌都会进入到农作物里面。有些农作物出现缺营养之后叶子都会打卷,这种现象是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细节。
植物缺氮,缺磷,缺钾各表现出的现象是怎样的?
一、缺氮
缺少氮肥的植物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氮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二、缺磷
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缺少磷肥的作物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成熟延迟,叶柄尤其在叶脉两旁可能产生花青素而呈红色或紫色之条纹,同时叶柄、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氮磷过量也会引起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三、缺钾
缺少钾肥的作物表现为在老叶出现杂色或黄色斑点的病征,接着在叶缘出现坏死。
植物最常见的缺钾症状是沿叶缘的灼伤状,首先从下部的老叶片开始,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并且有斑点产生。缺钾植物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茎杆脆弱,常出现倒伏。种子和果实小且干皱。植株对病害的抗性低。具有明显的抗伏倒性,可以增加果实类、蔬菜类作物口感。
扩展资料
氮、麟、钾对作物重要作用
一、氮肥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氮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氮化合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和氧气,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二、磷肥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细胞增大和其他一些过程。磷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过冬天的严寒。
磷能提高许多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的品质。磷有助于增强一些植物的抗病性,抗旱和抗寒能力。
常用的磷肥有磷矿粉、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等含磷物质。
三、钾肥
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我国土地最缺少的便是钾肥。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迄今为止,尚未在植物体内发现含钾的有机化合物。钾呈离子状态溶于植物汁液之中,其主要功能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关。
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
植物缺乏营养元素有哪些症状
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的一般表现
兰花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有很多人甚至用土越来越少,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研究营养缺乏症需要很严格的试验和很好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微量元素方面的仪器设备很贵,所以营养元素缺乏症的研究主要在作物和林业上,花卉上做的较少。我们只能从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的一般表现来鉴别:
缺氮:叶窄小,绿色褪淡。
缺磷:叶小,浓绿色,缺乏光泽。
缺钾:老叶和叶缘发黄,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早衰。
缺钙:生长点坏死,叶尖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卷曲,植株矮小。
缺镁:叶脉间失绿,出现网状脉纹,有多种色泽斑点。
缺硫:新叶黄化,失绿均一。
缺铁:新叶失绿,初期叶脉仍为绿色。
缺硼:侧芽多,但生长畸形。
缺锰:新叶失绿,叶脉和附近仍为绿色,严重时有黑褐色斑点。
缺锌:新叶失绿,从中脉附近开始。叶小边缘皱曲。
缺铜:幼叶失绿发黄,出现白色叶斑。有的植物泌出胶状物也是由于缺铜。
缺钼:脉间叶色变淡发黄,易出现斑点。
Edited by - 刘京秋 on 2004-7-6 16:33:31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如何鉴别植物发生了缺氮、缺磷和缺钾现象?若发生了缺乏上述元素,可采用哪些补救措施?
可以根据氮、磷和钾元素专一缺乏症状并结合化学分析法进行鉴别。①缺乏症状鉴别。缺乏氮元素的症状:植株矮小,细弱,叶片小,叶色淡,呈黄白色,基部老叶的症状特别明显,有些植物(如玉米、油菜等)在茎、叶柄和叶基部出现红紫色,严重缺氮时,叶片脱落。缺乏磷元素的症状:植株瘦小,根系不发达,新根少(如水稻分蘖停止,叶片直立),叶片暗绿(细胞生长慢,叶绿素含量相对提高),有些植物(如油菜)的茎叶出现红紫色(因缺乏磷元素阻碍了糖分的运输,叶片积累糖分,利于花青素的形成),缺磷严重时。甚至叶片枯死。缺乏钾元素的症状:叶尖端与边缘先变黄,再变成褐色,叶片枯萎,叶肉干枯,叶面逐渐呈烧焦状并卷曲。另外氮、磷、钾3种元素都是可再利用元素,缺乏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②对叶片进行元素含量的分析。
补救措施:一般可采取追施速效肥的方法进行补施无机肥,并结合叶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