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谷里有哪些植物,槟榔谷有吃的吗
春节去三亚槟榔谷玩,槟榔谷好玩吗?地方特色是什么?
假期快到了,去哪里游玩一直让人纠结。发现在三亚旅游,保亭县的槟榔谷是一个很有趣的景区。距离三亚市区不算远,景区游玩项目众多,而且很有很多海南本地特色表演展示。高处金字塔形的茅草屋,便是是隆闺了,在每个口耳相传的美丽爱情故事里,都有“夜探隆闺”的篇章,那是阿哥的勇气和自信,也是阿妹的内心的小小期许吧。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这里当然保存着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风情。拉龟、射箭、荡秋千、攀藤摘花、挑山栏过河、过独木桥等体育项目,鼻萧、椰乌、吹树叶等乐器表演,唱歌、跳竹竿舞等娱乐项目,射鱼、贵屋等生活方式,织锦等手工技能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槟榔谷的苗族狩猎文化区建立在后山雨林,旨在还原海南苗族这种狩猎文化和迁徙不定的山体游牧生活,更真实贴近传统海南苗族文化习俗,突出海南苗族的狩猎文化、苗药文化及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局面。
槟榔谷因其两边森林层峦叠嶂,中间是一条延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而得名。景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村、甘什黎村、谷银苗家、田野黎家、《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兰花小木屋、黎苗风味美食街七大文化体验区构成,风景秀丽。景区内还展示了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槟榔谷还是海南黎、苗族传统“三月三”及“七夕嬉水节”的主要活动举办地之一,文化魅力十足,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玩累了,在小吃街还有非常特色的簸箕饭等民族特色美食,可以补充体力。一趟槟榔谷旅行,让我大开眼界。无论是传统黎族文化,还是丰富多样的表演和游乐设施。加上不算高的花费,实在是很适合庆全家出游呢
.
户外天堂槟榔谷徒步记
槟榔谷位于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乡,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区内遍布各类溶洞、地缝峡谷、奇峰异石、秀美植被。
我很早以前就听说张家界有一个叫徒步天堂槟榔谷的地方,这次与十多位资深户外好友相约来到了槟榔谷。入住在槟榔谷之家,杨老板夫妇是一对忠厚老实勤劳的当地村民,是我们这是户外徒步的向导。
入夜,这里山风徐徐吹来,甚是清爽凉快,户外一片静谧,只有天空星光闪闪发亮,似乎是在欢迎我们这群外来之客,十几个队友有的住客栈,有的住帐篷,户外人就是这么随性。
第二天一早(2022年6月24日)向导带领我们开始槟榔谷徒步。
第一站驻马溪景区,刚到山口就远远看见一处一座石峰耸立在前方,向导告诉我们这座石峰的奇特之处,这座山峰因外形酷似羊驼(神兽草泥马)而被网友戏称为“草泥马峰”。“草泥马峰”高119米,
2014年,亚洲蜘蛛人李童星全身赤裸,攀爬“草泥马峰”令该峰一举成名,成为网红景点。
行走在峡谷之中,放眼望去经亿万年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貌为人惊叹不已,峡谷两岸山峰挺立、山峰秀美、嵯峨伟昂,山峰上被植被覆盖,为它们的娇容增加了不少神秘的色彩,也为游人增加了无限的遐想和视觉盛宴。
峡谷中,溪水潺潺满目苍翠茂密的树林为我们带来丝丝凉意,坡间坪地全是这里特有的一种藤本植物莓茶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冒着炎热的天气在山间地头,采摘刚刚长出来的藤须。辛勤劳作的可敬!
莓茶属于落叶藤本植物。据当地老人说,以前这里的人都是把藤条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土家人特有的火塘上用铁壶煮水喝,听说莓茶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治感冒、支气管炎、降血压……,我特意用莓茶泡了一杯茶,品尝后入口先甘后甜,香气绕鼻。杨老板告诉我,这种莓茶水在炎热的天气里泡过几天都不会坏,还真是有其特色。我们的队友喝后,觉得很好,当即买了很多莓茶带回家。
近十几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发展莓茶产业,我们所经之处无不是片片生机勃勃青翠满垅的莓茶种植基地,这已成为这里的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下午翻过一座山进入另一个峡谷,又是石峰林立,目不暇接,这里就是有名的双峰岩。炎热的夏天徒步近距离在张家界看山、看水、看奇峰异石,那真是挥汗如雨身无干纱,但在这美景面前汗水和疲劳都不值得一提了。
由于天气太热,下午我们早早结束了第一天的徒步活动,躲进客栈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地狱之旅。
清早7:00(6月25号)吃完早餐,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跟随向导向槟榔谷核心景区出发,沿着一条石板古道一直向下行走,古道把我们引进了一个特大的山洞。向导说,这山洞出去进入峡谷道路可以直通四川重庆,当年兵匪横行时这里的村民都是经过此洞进山避匪。山洞叫槟榔洞,有人说洞的形状像槟榔,有人说,这洞原是一个寨主的大本营,修有护墙等设施,这个寨主的名字叫槟郎,所以这个洞叫槟榔洞。
站在槟榔动洞口向外望去,洞外豁然开朗,有当年耕种现巳荒芜的农田,有通往外界的小道宛然向前,有河水冲出来的乱石河谷,还有层层的群峰嵯峨,站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想象空间放大到无尽的遐想之中去。去体会当年从这里经过的商贾贵人,从这里进山躲避兵匪的乡民,在这河滩辛勤耕种的勤劳村民,虽然一切都已过往,但历史一定还留有当年的印记不会消失。
出了槟榔谷就是最经典的徒步线路开始了,走向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也叫迷洞,地狱之门洞口像一只巨兽张开的大嘴,一层白色的薄雾横亘在洞口,像是巨兽吐出来的一条舌头,顿时就让人有一种神秘之感,难道地狱之门今天拒绝人进入吗?心中忐忑不已。
进入洞中一片漆黑,大家只能借助手电手机发出微弱的光亮前行。洞中偶见正在发育成长的钟乳石,更多的是被山洪爆发洪水灌进来的沙土和树木残枝,有一根水桶粗的大树都连根一起冲进了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真正的考验接踵而来,洞内通道狭小,头顶乱石压头,脚下湿滑难行。眼前黑暗一片,向上穿越一个又一个小洞,真像是说是老鼠钻洞,但人没有老鼠灵活,我们只能丢掉背包手脚并用爬行在潮湿的洞中,裤子磨破了,鞋子磨破了,手脚磨破了,帽子碰掉了,但都没有挑战带来的刺激和兴奋,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奢望所困阻。队友们带着满脸的尘土和汗水,像土拨鼠一样钻出了地狱之门。
我们来不及休整又一起朝天使之城进发。天使之城有两条路线,一条比较成熟路况比较好,一条是挑战路线,向导这次按领队的要求带领全体队员向挑战路线而去。
峡谷壁缝又窄又陡、又湿又滑、仅有一线光亮从头顶照下来。有的地方一个人通过都要侧身挤进去,好在这次没有大胖子参加,不然肯定需要把他压扁才能过去。钻进一个小洞后到达有名的双层洞,这个地方既考验勇气,也挑战力量,更需要意志,徒手从这里通过胆怯的人是很难从这里走过去的。好在全体队员的互相帮助,相互鼓励,最终虽然出了一点意外,全体队员没有一个人掉队集体登了天使之城山顶,大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哇!我们出来啦。
站在山顶观看天使之门甚是壮观,天使之门是一座天生自然形成的巨大山洞天然石桥。我在想从地狱之门出来了发生了一点小意外,如果我们从天使之门经过,有天使相助,是不是就会顺利一点呢?
在大多数队员选择提前结束探洞之行后,我和其他三个队员选择了继续挑战夹儿沟。因为向导说,来到槟榔谷不走夹儿沟等于白来槟榔谷。向导的这句话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们几个在以往的户外运动中从来没有临阵退缩的先例。
向导带领我们四个人(三男一女)从一条很久没有人走过的小路向深沟进发。从山顶到沟下深达两百多米的悬崖峭壁,沟地是一条小溪。听向导说,这里以前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天旱时人们必须从深沟里取水饮用,所以冒险在悬崖峭壁上开出一条小路,人们身背水桶,小心翼翼双手攀爬取一点生活用水,所以这里的水十分珍贵,当时流传一句话:“宁送一碗饭、不赐一杯水”的说法,我们一边听着向导的介绍,一边小心谨慎地走完了这段传奇之路。
现在由于当地政府修建了水库家家拧开水龙头就有水,饮用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心中发出感叹,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夹儿沟也叫地缝景观,是槟榔谷景区最经典的路线之一,好称户外极限挑战路线。
夹儿沟全长2000多米,垂直高度200多米,沟内最宽处不足5米,最窄处只有一米多,沟底全是被水洗涤得一尘不染的乱石堆,向上望去只有一线光亮从顶上泻漏下来。这是一个人迹罕至释放原始生命力的地方,可以将你的灵魂涤荡得一尘不染的地方。2000多米的地缝穿越,时而石缝中钻爬,时而悬吊在绝壁之上胆战心惊,时而穿行在被溪水洗涤得干干净净的乱石堆中。
山之美、洞之深、谷之迷、沟之险,需要我们带着敬畏大自,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用最大的勇气,最大的热情,最执着的追求去挑战,去探索,去感知大自然的魅力。行走在这神奇神秘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到这次徒步穿越的艰辛、艰险、艰难,你要带着敬畏之心,臣服之心,决胜之心才能完成这样的挑战。
我无法用更多粗浅的语言来表达这次来夹儿沟探险之行。我也无法想象自己70岁高龄,还能从这个夹儿沟地缝中平安走出来,我真的不敢想。我现在可以自豪的说夹儿沟我来啦!我成功了!我战胜了你!
最后我还是想忠告所有热爱户外的朋友夹儿沟的探险活动,最好是在秋天或冬天进行为宜。
最后我深切的祝福槟榔谷的人们旅游事业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美好。
这正是:一峰独秀“草泥马”
双峰岩胜天下峰
槟榔谷揽天地华
地狱天使共神奇
险胜奇幽夹儿沟
户外天堂不虚名
莓茶香飘千万里
昔日穷乡今美好。
三亚槟榔谷里真的藏着三亚人民长寿的秘密吗?
“在三亚的时光里,100岁才算长寿”,这是一句流传较广的话语。具不完全统计调查,海南三亚市每十万人中100岁老人己超过20名,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三亚成为长寿之地呢?而这次去了三亚的槟榔谷,我总算得到了一些些的答案。
初到槟榔谷,便感受到它的独特。
槟榔谷的建筑风格与我平时所见到的廊檐飞角式的古建筑风格不一样,而是充满了一种民族特有的风味,这一点我在下车看到槟榔谷的恢弘大门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后来我知道了,这里是黎苗族民族文化的展示地。
穿过热闹人群,踏上咯吱木梯盘旋而上,透过一格一格的木窗,听一听瀑布碰撞岩石的刷刷声,时光流转,画面转换,我们眼前之景也一下子变换成了一座座以短木为骨架,泥土为墙,茅草为顶的矮小土屋。
这叫船屋,也叫船型屋,是黎族最典型的民居样式。这些船屋都是之前的黎族人们居住的房屋样式,他们会就地取材,砍树劈竹,采藤割茅,以竹木为架,覆草为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自己搭建起一座虽简单却足够遮风避雨的家。
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样式的房屋被淘汰了,但是其特色却传承了下来。
而在这些船屋之下,我见到了一位老奶奶。她穿着特色的黎族服饰,专注的做着自己手里的活计。而听旁边的导游介绍,这位老人家已经103岁高龄了。
我真的有些吃惊。来三亚之前我虽然也知道这里的人们比较长寿,可真的见到这样的高龄老人家,还是比较吃惊的。我当时很想去问问老人家长寿的秘密,可言语不通加上怕惊扰到老人家,便忍住了。
但是我想,在这里,我一定能够得到一定的收获吧。于是我满怀兴趣的继续在槟榔谷中探索起来。
槟榔谷是一个黎苗文化的展示地,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关于黎苗文化的展示。比如之前那位老奶奶身上的黎族特色服装,她手里正在忙活的黎族织锦技术,以及后面我在途中见到的这位老人家向我们展示的竹编技艺等等。
景区坐落在万余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槟榔林海,并置身于古木参天、藤蔓交织的热带雨林中。由非遗村、甘什黎村、谷银苗家、田野黎家、《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兰花小木屋、黎苗风味美食街七大文化体验区构成,风景秀丽。
槟榔谷里自然少不了槟榔树。而在前面的途中,我只能看到寥寥几棵的槟榔树,上面还挂着一颗颗青色的槟榔果,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我知道,海南这边的槟榔吃法对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多的好处。
在这里,会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块,形状有点像一瓣桔子那样,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掉,也有些不剥的。这时候一般还不能直接地把槟榔放到嘴里面,而是要搭配一种藤类植物的叶子,在海南俗称为“荖叶”,荖叶上面涂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个三角形的。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叶和槟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
同行的向导就很喜欢嚼槟榔,他的槟榔基本上没停过,可以说是一个吃槟榔的行家了。据他讲,不正确的槟榔吃法对身体是会有很大的坏处的,但是海南的这种吃法可防龋齿、健脾开胃、精神舒畅,有治水肿杀虫之功效,吃时有甜感、微醉、有瘾,但无副作用。
我也尝试了一下,确实很上头,一般人承受不住。而当时我就在想,槟榔是这里的人们长寿的秘诀么?
一路继续前行,仍然没有看到大片的槟榔林,倒是在路上的黎族文化展示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他们的特色文化。在这处长廊中,一幅幅黎族人们的特色生活日常展示,让来这里的游客,全方位的对黎族文化有了一个认知。
就在我有些小失望,认为这里只是叫做槟榔谷,并不一定是有很多槟榔树的时候,我看到休息的亭子旁边有座小桥,前面似乎有一条小道。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脱离大部队,踏上了这条小路。
没走几步,我便知道,这里应该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地方,杂草很多,道路都没有修葺。在穿过几丛竹林和见到好些养在这里的鸡后,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槟榔树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这些槟榔树繁密且一株株笔直挺拔的伫立在这里,藏在这少有人踏足的地方,不知经过了多少风雨。
见到这些槟榔树后,我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做槟榔谷!
自己的这次不走寻常路,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坐观光车上山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桃花源记》中发现新天地的那种欣喜之感,也让我对槟榔谷有了更多的兴趣。
出了这片槟榔林,沿着道路继续前行,突然两只巨大的蜘蛛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们在巨大的网上张牙舞爪,可仔细一看原来只是两只蜘蛛的造型。而在前面的道路上,又陆续的看到了好多这样的蜘蛛。
我以为这些蜘蛛造型只是用作点缀,但是在后面,我陆续看到了很多真的巨大的蜘蛛。他们一个个的关在玻璃箱子里,箱底有一些泥土砂石,但更多的空间却是被他们吐出来的网炸占据了。这些蜘蛛的体型比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蜘蛛要大很多,感觉跟小孩子的拳头差不多大,颜色偏褐色,静静的待在玻璃箱子里。
后来我知道,蜘蛛在黎族的文化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黎族的创世神话就是来源于大力神蜘蛛。蜘蛛便是远古黎族的图腾,而蜘蛛崇拜也涵盖了太阳崇拜、大力神崇拜、生殖崇拜。所以在后面的参观中,我们能看到一些木头雕刻的生殖器官,不过这些都是黎族所崇拜的神的形象,不方便拍照展示。
蜘蛛除了是黎族的图腾之外,在黎族的日常中也有着很大的作用。蜘蛛的毒液、多肽、和蛋白质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作用。科研、观赏和药用价值巨大,其制作成的“蛛王灵”对风湿、痛风、或者颈腰疼痛的患者有着很好的效果。所以黎族人们有养殖蜘蛛的习惯。
了解这些之后,我又想,难道这才是三亚人们长寿的秘密?
可越到后面,了解的越多,我才知道,槟榔和蜘蛛或许跟这里的人长寿有关系,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三亚人们长寿,取决于三亚的优秀的生态大环境,而槟榔谷,这是这个大环境的一个缩影。
三亚槟榔谷值得去吗
三亚槟榔谷值得去。槟榔谷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南本土文化的聚集地,它的一切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海南味”。本土居民最大的特征是“雕题离耳”。所谓的“雕题”就是纹脸,即在脸上刻图案;“离耳”就是耳朵上佩戴大的耳环。在槟榔谷,具备这些基本特征的海南人处处可见,成为一道珍贵的人文风景线。
纯朴的少数民族风情。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这里当然保存着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风情。拉龟、射箭、荡秋千、攀藤摘花、挑山栏过河、过独木桥等体育项目,鼻萧、椰乌、吹树叶等乐器表演,唱歌、跳竹竿舞等娱乐项目,射鱼、贵屋等生活方式,织锦等手工技能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这里是纯粹的海南动植物园,这里的槟榔园面积不但是全国最大的,而且还是全国槟榔树之母,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不止这些,令您感到更惊奇的还有五脚猪。为什么叫“五脚猪”呢?因为这种猪特点是脚短体小重量轻,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故称“五脚猪”。